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强直致气管内插管麻醉困难1例报告

困难气道通常是指临床全身麻醉手术中面罩通气或气管内插管困难,困难气道可发生在麻醉诱导、维持、拔管、苏醒及术后等各个阶段。造成困难气道的因素较多,比如强直性脊柱炎(AS)患者晚期颈椎强直,关节活动度为零,根本不能有效暴露声门,造成气管内插管麻醉困难。近期我院1例AS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双髋关节置换术,对其困难气道评估及麻醉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。

一、病例

患者,男,42岁,体重52kg,因AS伴发双髋关节强直,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双髋关节置换术。患者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.5mg、鲁米那0.1g,入室血压16/10千帕、心率89次/分、血氧饱和度96%。患者术前查体示颈椎强直,关节活动度为0,头部前倾与身体主轴成角20~25°,甲颏间距4.5cm,张口度3cm左右。考虑到患者气管内插管麻醉较困难,因而选择清醒插管。

先用丁卡因喷喉2次,每次间隔6分钟。呋麻滴鼻剂滴鼻2~3次,每次2~3滴。然后静注咪唑安定2mg、氯芳合剂1U。将7#气管导管润滑后,盲探经鼻腔插管,2次均失败。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%,经面罩给氧后上升至97%。

与患者交流嘱其配合,改经环甲膜逆行气管内插管。患者颈部皮肤消毒后,2%利多卡因2.5ml经环甲膜注入气管内,8分钟后用18#硬膜外穿刺针,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°刺入,回抽有气体,置入硬膜外导管。硬膜外导管从口腔伸出后,再经鼻腔放入一导尿管与之相接,引导硬膜外导管从鼻腔出来后,缚在7#气管导管尖端侧孔上,用手拉紧硬膜外导管另一端,牵引7#气管导管经鼻腔入声门。确定7#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后,迅速静脉推注司考林1.5mg/kg、依托米脂0.2mg/kg,然后切断外留硬膜外导管,确定合适位置后固定7#气管导管。

二、讨论

本例AS患者头部前倾,以致气管内插管麻醉存在很大难度,必须选择清醒时插管。所谓“清醒”并非指不用任何麻醉药物,而应当在操作前给予适量镇静、镇痛药物,使患者处于欲睡和嗜睡状态,保留呼吸并呼之能应。此时可先盲探经鼻插管,如不顺利,不要反复试插,以免造成喉头损伤水肿,可采用经环甲膜逆行气管内插管,以解决困难气道问题。

经环甲膜逆行气管内插管毕竟是有创的,且患者是清醒的,所以要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,取得其配合,而且要进行充分的表面麻醉。气管内插管成功后,迅速静脉推注肌松剂、镇静剂以减轻心血管不良反应。

本文作者为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人民医院方秀春、吴志福。

附图:困难气道评估及麻醉处理流程

参考文献:略

1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