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演变与历代医家的认识

强直性脊柱炎(AS)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疾病,主要以脊柱为主,累及骶髂关节,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。典型表现为腰背痛、晨僵,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,以及全身多处的肌腱端疼痛。强直性脊柱炎作为现代病名被人们广为熟知,虽然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对此现代病名的记载,但是中医对其认识的历史却源远流长,根据其不同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情转变,各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病名。本文通过探讨历代医家对其命名的演变,并从痹证、骨痹、肾痹、脊强、背偻、大偻几种病证分析,以促进对强直性脊柱炎更深刻的认识。

一、痹证

《素问·痹论》中首次对痹证进行描述,曰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也”。清代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中也提出:“凡肩痛、臂痛、腰痛 、腿痛或周身痛,总名曰痹证”[1]。从病因上强调 了风寒湿三邪夹至而为痹,认为多种外邪的共同作用是痹证发生的条件,从而导致了气血凝滞、经络闭阻不通,不通则痛,导致了痹证。这与现代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,所以一直到现在,很多医家仍然把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痹证的范畴(见下图)。

二、骨痹

骨痹属于五体痹的范畴,首见于《素问·逆调论》曰:“是人者,素肾气胜,以水为事,太阳气衰,肾脂枯不长,一水不能胜两火。肾者水也,而生于骨,肾不生则髓不能满,故寒甚至骨也。所以不能冻栗者,肝一阳也,心二阳也,肾孤藏也,一水不能胜二火,故不能冻栗,病名曰骨痹,是人当挛节也”。《素问·痹论》指出:“以冬遇此者为骨痹。骨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肾”。该病的病因为“虚邪之中人也,洒淅动形,起毫毛而发腠理,其入深,内搏于骨,则为骨痹”(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)。寒邪内侵,肾气虚衰,寒邪聚于骨而为骨痹。

三、肾痹

《素问·痹论》曰:“肾痹者,善胀,尻以代踵,脊以代头”。肾气闭阻,关门不利,故腹部善胀;肾主骨,肾痹气衰,骨失其养,下肢弯曲不伸,故能坐不能行,脊柱畸形,头项倾俯,脊骨高出于头。同时,《素问·痹论》中也提及了其病理机转:五脏皆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内舍于其合也⋯⋯骨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肾⋯⋯所谓痹者,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。由此可见,其病机为外感风寒或寒湿之气,痹聚于骨,形成骨痹,久病不愈,导致正气虚损,骨痹内传于肾,肾受损伤,而成肾痹。

四、脊强

《素问·骨空论》曰:“督脉为病,脊强反折,腰痛不可以转摇”。林佩琴在《类证治裁·痹症有瘀血说》中提出:“脊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,羌活胜湿汤”[2]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卷二:“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,腰脊强俯仰不利,宜乌沉汤”[3]。由此可见,脊强多由督脉受病,或风寒外袭,湿凝瘀滞所致脊椎骨部筋脉、肌肉强急,身体不能前俯之证。

五、背偻

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·腰背病诸候》中曰:“肝主筋而藏血。血为阴,气为阳。阳气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阴阳和同,则气血调适,共相荣养也,邪不能伤。若虚则受风,风寒搏于脊膂之筋,冷则挛急,故令背偻”[4]。可因肝虚受风,风寒搏于脊膂之筋所致;亦可由督脉虚,精髓不充,或中湿邪所致。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,气血失和,肝主筋,肝虚受风寒之邪则脊背筋脉挛急。

六、大偻

大偻之病名最早见于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,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”。养神则精,养筋则柔,精即精神爽慧,柔即筋脉柔和,活动自如。腠理汗孔开合失时,寒邪则趁机而入,留滞于筋脉而使得腰背和下肢弯曲而不能直起。该病的病机为:督脉为一身阳气之海,腰为肾府,又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,所以肾督两虚,寒邪入侵肾督,阳气开阖不利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。肾督阳虚是本病的内因,寒邪入侵是其外因,内外之邪相合,阳气不化,寒邪内盛,影响筋骨的荣养而致脊柱伛偻,形成大偻。阎小萍[5]认为大偻的描述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是极其相似的,故建议将大偻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,并且“大偻”病名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一五”重点专科风湿病临床验证方案中,并在全国风湿病专科中推广使用。

综上所述,虽然历代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认识不同,但是不可否认,早在汉朝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对强直性脊柱炎有了比较准确 的认识,并且提出了其病因病机和治疗预后[6],对现代医学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。

本文作者为甘肃中医学院副教授朱向东,主要从事中医理论研究。

参考文献:

[1] 清·王清任. 医林改错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5:18.

[2] 清·林佩琴. 类证治裁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66:50.

[3] 许浚. 东医宝鉴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3:183.

[4] 隋·巢元方. 诸病源候论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1:72.

[5] 阎小萍. 强直性脊柱炎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4:96.

[6] 付新利, 蔡蔚, 张晓莉.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治进展[J].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,1995,19(2):139-141.

1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